連勝彥七十書法回顧展/林彥助

胸襟海宇拓豪素,筆膽雲霞舒墨芬

連勝彥字慕豪,號傑閣,一九三八年生於臺北縣三重市。幼承庭訓,少則聰敏,蘭葳蕤而欣榮,桂貞潔而馥郁。六歲稚齡即愛書法,每日練寫楷書百字,率真學海,矢志素業。大學畢業,更加勤勉好學,據德依仁,優遊於藝,於是入室澹廬,受業於秋圃夫子,研修書道,兼讀詩文。寸陰是競,懷書而耕。深究穠纖疏密之法,鎖鑰方正挺秀之姿。養心扉而裕郁實力,參妙奧而兼固規矩。曹夫子課以真、草、行、隸、篆之要義,教以博覽群書,可以增光墨采。其初以唐賢諸作為初學軌範,以奠根基。先?歐陽詢《九成宮醴泉銘》,繼修顏真卿《麻姑仙壇記》、《多寶塔碑》,褚遂良《雁塔聖教序》,柳公權《玄?塔碑》等佳帖。整整五年之臨習,筆悟危峰之間起,墨參羅綺之嬌春。融和褚河南之清遠,衍曼顏魯公之豪宕。嚴謹追攀率更體,雅絕宗規虞伯施。心筆俱正,則情鍾柳懸誠。行書從王右軍之《蘭亭序》入手,兼攻顏真卿之爭坐位。隸修前後漢諸碑板,尤精《曹全》、《乙碤》、《禮器》、《張遷》各碑,兼納前清陳鴻壽之風標。草參智僧之《千字文》、王羲之《十七帖》、懷素《自序帖》、孫過庭之《書譜》等,啟迪墨池之清逸,窅映合勢分峰之疏放。篆學精研,得鐘鼎之機奧,以《散氏盤銘》、《石鼓文》作基幹,復融通鄧完白之風範。惜抱金鈿之落地,薰陶芝草而團雲。不煩整裁,自挹奇采。振管怡趣,臨池娛樂,數十年如一日。

為精進書藝,一九七四年邀延書林同好,由澹廬五位師兄弟黃篤生、連勝彥、黃金陵、高晉福、謝健輝,再連繫薛平南、周 澄、蘇天賜、施春茂、林千乘共十人,籌策聯展,於是恭請曹秋圃老師題名,「換鵝書會」於焉成立。自茲定期雅集,共同切磋書藝,每月聚集展示近作,互相觀摩勉勵。時常又邀請名家列席指導,以促會員書學之日進。然物換星移,高晉福、林千乘、黃篤生三人因故退出,而再延攬新銳加入。今該會成員依年齡為序,則有連勝彥、黃金陵、曾安田、周 澄、蘇天賜、施春茂、謝健輝、陳坤一、陳維德、薛平南、杜忠誥、黃宗義、林隆達等十四人,每位皆精擅書學各體,從事書法藝術創作發展,且皆熱心推廣書法各種活動。換鵝書會成立迄今三十八年,舉辦聯展十八次,書藝水準之高,書壇同道咸皆肯定,余喜同好有此成就,誠與有榮焉。

勝彥兄自一九七三年黃鶯出谷初啼金聲,喚縈書林,得臺北市第五屆美展書法第二名,快劍森嚴,旋又揚芬墨苑,再得臺北市第七屆美展書法第一名,筆墨交輝,頻頻獲得全國各地書展嘉獎。於是書藝界日深器重,各地書展咸能邀其參展為榮。游霧縈空、蔚采藝林,一時雅譽遍佈海內外。又常邀參與文化交流,享譽國際。邇乃益受書教界所倚重,自地方省、市、教育部所舉辦全國書法展,誠邀其出任評審委員、評議委員、諮詢委員。夫學人一襟和氣,量寬萬鈞,探頤賞要,應變知微,如青松之拔木,似白玉之映沙。故心性耿介,審慎摯誠,自然湧溢,坦蕩於胸懷。勝彥兄誠如是也,抑如其早年矢志立言,抱挹名山大川,銘心聖哲懿行,潛藝海而優遊,衍筆陣而養性。澹廬一門清規「要精於領悟(若舉一隅而反三隅)、多聞見(他山之石可以攻錯)、多習寫(勤可補拙)三要素,十年讀書,二十年修書道,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此凡入門學書者之宗旨」。又「書學者必讀書,不然則字匠」云云。夫書道之修持,必綜合心慧,沃蕩辭源。古人言:「書之道重金石、書卷二氣」。蓋金石綰扼文字淵源,形體雄健,渾厚而圓融。碑板鎖鑰南北之文翰,而其書法崢嶸,筆致深峭而鬱茂,擁金石自蘊古,容文翰而創新。兼臻二美,相形益彰,綺合一脈,相助益善。如是筆氣更流暢,作品自然調和,傑閣窗兄具備矣。一九七八年,經曹夫子之鼓勵,首次舉行個展,書界先進王壯為、李 猷、李普同等先後蒞臨會場,多予嘉勉。時任臺灣省高等法院花蓮分院首席檢察官張敬修先生,特撰賀辭「連君傑閣,實傑出之士,天資聰穎,人品高雅,潛心書法,由博而精,僅於課餘研習數年,對隸楷行草各體,無不遒勁清秀,神韻超逸,如能鍥而不捨,自可直追書法冠絕古今、名滿天下之趙孟頫,再變化,必自成一家。慕青年造詣如斯之深,誠為罕見,欣逢其書法展覽,爰綴數語,用誌欽佩」。年青者用功成果,得長者之嘉勉,對其來日修持,獲莫大信心。之後其更加勤學,遍?歷代碑帖,及古今名家墨蹟,且勤於研讀有關書學理論典籍,充實內蘊,以養書風。其懇誠任事、曠達見聞,深獲家師秋圃老人器重,且得同儕所敬愛。自一九七三年起,先後擔任澹廬第一屆總幹事、第一屆副會長、會長,襄助師門,宏揚書道,推行書學遍及全省各邑。又出鉅資,捐房屋,成立澹廬文教基金會,以宏揚曹夫子一生對書學之奉獻。

 

吾邑三重市向乏文化,前清時期,行政區域尚隸屬頗蔚文風之新莊,惟地環淡水河,一任荒隅,昔邑名為埔(埔即蕪也),已知開發之遲緩。至日據時期,日人以臺北市為行政中心,時最繁榮之太平通及中北街,與三重埔僅一江之隔,然文化繁榮,依然遙遠如千里。至臺灣光復之後,三重埔是外縣市人到臺北市謀求發展,住不起臺北市區昂貴樓房,不勝負擔,臨時作落腳短期寄寓之所。道路狹窄,房屋低矮,亦是小鎮民勞苦謀生棲息兼加工所。時之居民,多數從事粗重雜工。曩昔一提到三重埔,是龍蛇雜處之地,上空煤煙廢氣,街道大半泥塗石路,交通雜亂,又是洪水洩洪地區。每年長夏,颱風肆虐,則大水瀰漫,曾有一週連漲二次洪水。後居民日增,行政區域亦升格,由埔成鎮再升市,而文化依然空乏。數十萬市民居住之地,曾被聯合報實查報導,全市僅有半間書店(所售皆是中小學生參考書籍文具用品之類),亦無一所初中,市民子弟欲求上進,咸如沙丁魚般,擠公車過河到臺北市升學。傑閣學兄之先翁連清傳先生,出身清寒,後勤奮興業,深受地方父老敬重,連任二屆臺北縣議會議員,為鄉梓謀求建設,為邑人爭取福利。老先生垂德立範,知文教係國家之本,人材為邦鄉之基幹。推崇儒雅,自建黌舍,蓽路藍縷,除草栽木,鳩工庀材,皆親自督導,於一九六五年創立清傳高級商校。於是禮聘名師,誨人彰德,廣培桃李,敦仁明道。傑閣學兄克紹箕裘,布愛心、揚清德,由基層任職,先後擔任教師、總務主任、教務主任、董事會秘書,至一九七八年,始升任校長。

燕翼詒謀,有懿德者,蓋益謀鄉梓之昌榮。自必垂裕後昆,典立宏碁,誠為永謀邦國之興盛。詩、大雅云文王有聲:「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」。易曰:「積善之家有餘慶」。夫創業維艱,輝煌不易。傑閣學兄秉承父德,堅毅不拔,處事精益求精。從創校之四班,增至三十六班,學生由一一九位,增至一千八百多人。今黌舍巍莪,校園花木扶疏,亭榭幽徑,四時花香,八節鳥語。疇昔余曾受聘任教該校多年,教學之餘,慕校園之清景,茂樹披蔭以蔽日,修竹解籜自凌雲。小亭臨曲水,幽徑迷嬌花。夜邀好月,晨親鳴禽。林蔭迴廊,牆傍古剎。曉聆鐘而遠塵氛,暮聽鼓而拋俗慮。境靜若郊坰,振木鐸可養性,花明似芳野,蘊書聲而怡真。課罷閒徜徉,彳亍花間譜詩情。余陶沐明景中,常成好句。昔日詩作不少,僅錄其一以迴縈云:

霏霏細雨暮煙濃、修竹迎風滴翠重。
芳徑傲霜憐瘦菊,小亭籠霧蔚長松。
遙天比翼歸飛鳥,古剎傳經送遠鐘。
滌盡塵氛拋俗務,陶然幽景意從容。
前年餘受邀參加校慶運動會,獨羨全校師生之英風拔萃,特佔一詩誌慶云:
全校歡騰慶典隆,人人豪興氣如虹。
操場志逸思爭勝,田徑神昂望奪雄。
諸子具呈龍鳳相,群生咸蘊棟樑風。
修齊五育明仁禮,自是邦鄉玉驥驄。

清傳校苑聳立於淡江左岸,傍扼觀音山之靈秀,挹七星煙嵐。抱大屯之凝翠,迴繞蘆雲之澄波,日西斜可泛林口平岡之雲霞。環境雅緻之校舍,乃勉勵學子壯志凌雲之園地。又年年編列鉅資,增設軟硬體、電腦、資訊等高級科學之新教材,全校教室配備中央系統空調,各項設施動輒千百萬元,優良師資,精緻環境,科技社教,古德新風,全部依應新時代,務求至善至美,誠五育施教之學府。故年年鹹得教育當局嘉獎,臺灣省教育廳特頒發「私校楷模」之榮銜。

一九八○年,連氏德業深受臺北縣父老所推崇,公推傑閣學兄進入國會,研討憲政,獻宏猷呈中樞,謀益昌國安邦,以八萬多高票,當選增額國民大會代表,則積極參與各項憲政研討,以高才碩學,被推為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集人、憲政委員會秘書等職,績效優異,任務皆圓滿達成,喜獲有關當局頒發華夏三等勛章之光榮。一九八七年再度承全縣父老付託倚重,又高票當選連任國民大會代表。在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檢討國是中,對行政院及各部會,皆有中肯建言,厲行政治革新,促進經濟繁榮,奠定開創國家新機運。及其他關於地方教育、公害防治、環保、都會交通、自來水、社會風氣、治安、師專改制、私校發展及僑務等建言,深致周詳,皆是昇平邦國政策之根本。

書學之道,宏博淵深,可彰聖德,可明政令,著明天理之根源,公正治化之根本。崇忠貞、貶邪惡,洞哲人事;舒文采、養心性,窮奧物理。宋、蘇東坡贊云:「美哉!盡萬物之態也」。蓋書者之文句,皆出於聖賢哲語,名詩宏文,月潛日修,心領神會,自然融合一體。舜亦人歟,余亦人歟,見堯於?,見堯於牆,其道一也。故悟者振管時,如凌波之飄渡,奮飛天而遊鳳闕,幽似輕鴻海,逸若扶搖捧日。閒拂素,興揮毫,六神霑惠,明德日新,窮妙趣自然健壽也。傑閣學兄,潛心斯道深受影響,蓋名師之啟化,如金鍼之指引,一霑時雨,振鵬翮自宏遠。其少受林春木老師之薰沐,林師彬彬儒行,彌彰素業,品如光風霽月,學耨仁鋤,吾鄉學子受其誨化,成社會賢材者甚眾。又曹秋圃夫子,德飽道腴,絳帳春風,宏道逾八十餘年。書揚鷺江,藝譽扶桑,海東藝文受其啟化至鉅。鹿洞清規,衍慶師門,德布義方,喜分桂而植槐,積德勝遺金,斯家存風範。學人多聞乎正道,行之為止,懷清履潔,君子明明德。

一九九二年,傑閣兄國代任期屆滿,退出政壇,更專心宏揚教育文化藝術之推廣,藝文欣戴,共推當選為中國書法學會十二、三屆理事長(一九九五年至二○○ 三年)。在任八年期間,積極推動書法教育,國際書藝交流。一九九五年,率團參加第三屆國際書法交流日本東京大展。一九九六年,率團參加漢城第二屆中日韓國際大展,出席國際會議,發表《孔子思想與書藝》論文。一九九七年,率團參加第四屆國際書道交流吉隆坡大展,發表《書藝現代化趨勢與傳統》。舉辦千禧年第五屆國際書法交流臺北大展。七次舉辦全國高中教師書法研習會,以培植書法教學師資。與國立臺灣術教育館合辦「紀念何紹基二百週年誕辰書法展」及學術研討會,編印全集及論文集,任職八年中積極參加並舉辦國際交流活動,深受國際書壇之重視,提升我國國際聲望與地位,成果輝煌。

二○○○年,傑閣兄自出鉅資,創立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,協助中國書法學會推動各項活動。岳武穆王九百年誕辰,為敬揚武穆王盡忠報國,特邀國內當代名家書岳氏巨作之滿江紅一詞,又編印《岳武穆王手書前後出師表暨近代名家法書滿江紅詞全集》,贈送全國文教、社教單位以廣流傳。二○○四年,為擴大宣揚岳武穆王之精忠及宏揚中華文化,以激勵民族意識與愛國精神,而舉行「現代名家法書滿江紅詞」特展。先後於國父紀念館、高雄、臺中文化中心、新竹、彰化、金門文化局巡迴展出,備受歡迎,迴響深讚不已。其為書學之振興,數十年間出錢出力,付心血、輕榮辱;化藝芬、必親躬,為書道樹典範,為藝林布惠風。縱觀臺灣藝界,論奉獻無出其右,誠不朽之業也。

二○○三年,傑閣兄自清傳高商校長退休後接任董事長,於是專心投入書藝創作。昔日曹夫子耳提面授之佳語「古人謂十年讀書,必十年養氣,余謂攻書道者,當倍之」及「所謂妙品入神之書,使千百年後披閱之,如晤其人,令人正襟起敬。非尊其爵位之隆,慕其勳名之盛,實其神韻,躍然紙上,有足感人者,非善養其氣,善悟其神者,萬不能至於是」。一言道破書法學習之精微。又云書法之妙,妙在神韻,而神韻來自「讀書養氣」。問對未來書法教育發展方向,師言「讀書為修身進德之基,滋沐聖賢之道,兼以臨池,可怡情養性,如入芝蘭之室,得其神而浥其韻,法乎自然而品藝皆馨」。其徹悟師言之餘,而更專情於翰墨。邇來隱退五年之間,更勤於用功。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,薑桂老而益辛,雪松寒而愈茂。胸襟海宇拓豪素,筆膽雲霞舒墨芬。興至揮毫,輒過三更,神酣飛書,字大凌斗。腕力雄勁,貫穿紙背,氣勢縱橫,風標逸致。今年春二月廿三日,澹廬書會新春團拜,傑閣兄當眾作巨幅草書,高一八○公分,寬四百八十公分,氣勢萬千,逸舒雲濤,狂捲雪浪,蘊古道而奮新風,起風雲而挹文采。余詠一歌以祝云:

紙鋪地上質華妍,橫寬丈六價盈千。
阿兄清標凌霄宇,摳衣捲袖揚拳拳。
振管飄飄多豪壯,蹲腰集氣貫丹田。
翰墨翻濤神融一,詩書情意相連綿。
運腕萬鈞真雄勁,力穿紙背生雲煙。
早慕懸誠心筆正,咸因好養書道禪。
中歲篆隸鍾古茂,行追二王自蹁躚。
邇來字體誠一變,天機巧運鷹盤旋。
毫端錯落均逸致,今見佈陣半狂顛。
須臾驚見雷電起,蛟騰鸞跱時交纏。
沈奕奕,乍翩翩,長戟耿介倚青天。
頓細細,忽淵淵,擊鼓舞劍何方圓。
化鐵?,鎖金鈿,雲霞舒捲妙無邊。
霏霧結,墨飛濺,群觀擠擠多爭先。
書成擲筆仰天笑,掌聲烈烈響峰巔。
觀罷人欣新眼界,粲然歌祝賦此篇。

傑閣兄退隱五年之間,餘閒時偕夫人優遊寰宇,情放天下佳水,陶挹文采,以融藝芬。卜居山林,養禪讀書,以參化機微墨彩,故佳作頻增。頃受國立國父紀念館之邀請,訂於四月十五日開始至五月五日假中山國家畫廊,舉行七十回顧展,選自早期(民國六○年至七○年代)、中期(民國八○年代)、近期(民國九○年以來),精作共計一百五十八件,分真、草、隸、篆、行、甲骨,各體具備,墨采風雲,玲瓏滿目。並編【墨韻心耕?連勝彥七十回顧展】一冊,以縈藝林同好。傑閣學兄與余同門數十年,長久相將相處,深仰其胸襟之恢郭,雅量之宥宏,可謂包川藪,比江湖,揮毫素,列錦繡;弄翰墨,化魚龍。心筆同輝,人字並厚。自笑才劣識淺,此文誠不及傑閣兄德行藝芬之萬一,自慚簡陋非常,敬望同道指正云。